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技术条件(电力行业标准DL/T1987—2019)

小文3年前 (2023-01-06)支持与服务3573

image.png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装置组成 .......................................................................... 2 

5  技术要求 .......................................................................... 3 

6  试验方法 .......................................................................... 6 

7  检验规则 .......................................................................... 9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10 

9  供货成套性 ....................................................................... 10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乃海、祁炯、谢连科、胥婷、朱洪斌、明菊兰、朱立平、黎晓淀、付汉江、李建国、齐国栋、冷述博、余翔、马艳、陈英、赫树开。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工作场所用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的生产和检验,其他场所用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的生产和检验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1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8268.1—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 20936.1—2007  可燃性气体探测用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5480  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JG 205—2005  机械式温湿度计 

JJG 365—2008  电化学氧测定仪 

JJF 1263—2010  六氟化硫检测报警仪校准规范 

DL/T 1555—2016  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运行维护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GB 20936.1—2007、DL/T 1555—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    on-line  monitoring  and  alarm  device  for  leakage  of  sulfur hexafluoride gas 

安装在室内工作场所,对环境空气中六氟化硫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进行连续或周期性地自动监测,达到或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能触发风机的装置,它一般由监控主机、检测单元和报警单元等部分组成。 

3.2   

泵吸入式装置    pump aspirating device 

通过气体采样泵,将检测区域内气体吸入送至传感器进行检测报警的装置。 

[修改GB 20936.1—2007,术语和定义3.2.2] 

3.3   

扩散式装置    diffusion device 

相对泵吸入式装置,通过分子的不规则运动,使检测区域内气体自由扩散输送到传感器进行检测报警的装置。 

[修改GB 20936.1—2007,术语和定义3.2.4] 

3.4   

报警误差    alarm error 

在试验条件下,装置报警时的标准气体浓度值与报警设定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偏差。 

[修改DL/T 1555—2016,术语和定义3.2] 

3.5   

报警设定值    alarm setting value 

装置预先设定的气体报警浓度值。 

[DL/T 1555—2016,术语和定义3.3] 

4  装置组成 

4.1  监控主机 

应能完成检测数据处理、显示与上传、发送控制指令、报警数据储存、报警控制、报警查询等。当有报警信号发出时,主机应能自动启动风机排风,排风时间可灵活设定。 

4.2  检测单元 

完成气体采集和信号处理。宜包括气体采集器、六氟化硫气体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人体感应红外传感器等。 

4.3  报警单元 

室内工作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含量、温湿度数值达到或高于设定的报警值,或氧气含量低于设定的报警值时,装置应能发出报警信号,并能发出声光警示。宜包括声光报警器、风机控制器等。 

4.4  装置结构图 

按采样方式不同,装置可分为扩散式和泵吸入式两种类型。图1和图2分别为典型的扩散式和泵吸入式装置结构示意图。 

image.png

image.png

5  技术要求 

5.1  工作条件 

5.1.1  环境条件 

装置的环境条件应满足: 

a)  环境温度:-10℃~50℃; 

b)  环境湿度:不大于 90%RH; 

c)  大气压力:80kPa~110kPa。 

5.1.2  供电电源 

装置的供电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电源电压:(220±22)V; 

b)  电源频率:(50±2.5)Hz。 

5.2  外观 

装置的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装置及各种附属设备的壳体无明显的划伤、凹陷、变形,表面清洁无污迹; 

b)  铭牌标志、文字和符号正确、易辨、清晰。 

5.3  基本功能 

装置的基本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具备六氟化硫气体含量、氧气含量、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实时定量监测功能; 

b)  具备自动启停风机、定时启停风机、强制启停风机、自动语音报警、声光报警等功能,报警限值可修改; 

c)  具备红外监视功能,能支持人体感应,感应范围应不小于 3m,当有人员接近室内工作场所时,系统自动提示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 

d)  具备数据存储和查询,以及报警事件自动记录、自动存储、自动更新功能; 

e)  具备数据上传功能,接口宜采用 RS485,支持报警开关量输出; 

f)  具备自检及自动修正功能,宜具备在线校验模式和接口; 

g)  测量传感器宜具备防尘保护功能; 

h)  装置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体采样检测点,应满足现场扩展要求; 

i)  装置工作异常时,具有故障报警提示功能。 

5.4  电气安全性能 

5.4.1  绝缘电阻 

正常环境条件下,电源输入端对机壳及地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5.4.2  绝缘强度 

正常环境条件下,电源输入端对机壳及地能承受有效值1500V、50Hz正弦交流电压,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5.5  检测性能 

5.5.1  六氟化硫气体含量检测 

装置的六氟化硫含量检测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检测范围:0μL/L~1500μL/L; 

b)  示值误差:不超过±30μL/L 或±5%(显示值); 

c)  报警误差:不超过±5%(报警设定值); 

d)  重复性:不大于 3%; 

e)  响应时间:扩散式装置不大于 60s,泵吸入式装置不大于 30s; 

f)  最小检测限:30μL/L; 

g)  零点漂移:不超过±3%FS; 

h)  量程漂移:不超过±3%FS。 

注:“FS”表示仪器满量程。 

5.5.2  氧气含量检测 

装置的氧气含量检测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检测范围:0~25%(体积比); 

b)  示值误差:不超过±0.5%(体积比); 

c)  报警误差:不超过±0.5%(体积比); 

d)  重复性:不大于 1%; 

e)  响应时间:扩散式装置不大于 60s,泵吸入式装置不大于 30s; 

f)  零点漂移:不超过±1%FS; 

g)  量程漂移:不超过±1%FS。 

5.5.3  温度检测 

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检测范围:-10℃~50℃; 

b)  检测误差:不超过±2℃。 

5.5.4  湿度检测 

装置的湿度传感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检测范围:0~99%RH; 

b)  检测误差:不超过±5%RH。 

5.6  环境适应性 

装置的环境影响量包含温度、湿度、振动、冲击和包装运输等5个方面,其中温度、湿度、振动、冲击应符合GB/T 6587—2012中4.7环境组别为Ⅱ组的相关规定要求,包装运输应符合GB/T 6587—2012中5.10流通条件等级为2级的规定要求,装置的性能特性指标考察示值误差和报警误差。 

5.7  电源适应性 

装置的电源适应性应满足GB/T 6587-2012中4.10的要求。 

5.8  电磁兼容性 

装置的电磁兼容性应满足GB/T 18268.1—2010 6.2中工业场所用设备的特殊抗扰度要求,其中: 

a)  静电放电抗扰度应满足 GB/T 17626.2—2006 中 5 规定的试验等级 3 的试验要求; 

b)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应满足 GB/T 17626.3—2016 中 5 规定的试验等级 3 的试验要求; 

c)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应满足 GB/T 17626.4—2008 中 5 规定的试验等级 3 的试验要求; 

d)  浪涌(冲击)抗扰度应满足 GB/T 17626.5—2008 中 5 规定的试验等级 3 的试验要求; 

e)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应满足 GB/T 17626.8—2006 中 5 规定的试验等级 4 的试验要求;

f)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的抗扰度应满足 GB/T 17626.11—2008 中 5 规定的严酷等级第 3 类的试验要求。 

5.9  长期稳定性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装置应能连续运行28d。试验期间,装置应能正常工作,试验后装置的示值误差和报警误差应满足5.5.1和5.5.2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除环境适应性试验外,装置的试验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环境温度:15℃~35℃; 

b)  环境湿度:不大于 85%RH; 

c)  电源电压:(220±11)V; 

d)  电源频率:(50±0.5)Hz; 

e)  工作环境应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场和干扰气体。 

6.2  标准器具及辅助设备 

试验主要用标准器具及辅助设备应满足表1的要求。


image.png

6.3  外观检查 

装置外观用目测方法检查,结果应符合5.2的要求。 

6.4  基本功能检查 

 启动装置,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各项功能检查,结果应满足 5.3 的要求。 

6.5  电气安全性能试验 

6.5.1  绝缘电阻试验 

装置不连接供电电源,但接通电源开关,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装置的电源输入端对机壳及地的绝缘电阻,结果应符合5.4.1的要求。 

6.5.2  绝缘强度试验 

装置不连接供电电源,但接通电源开关,对采用工频电源供电的装置,用交流耐压测试仪在装置电源输入端与机壳及地间施加1500V电压,1min,结果应符合5.4.2的要求。 

6.6  检测性能试验 

6.6.1  六氟化硫气体含量检测 

6.6.1.1  示值误差 

按JJF 1263—2010中5.2.2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示值误差试验,结果应符合5.5.1b)的要求。 

6.6.1.2  报警误差 

按DL/T 1555—2016中7.3.4.1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报警误差试验,结果应符合5.5.1c)的要求。 

6.6.1.3  重复性 

按DL/T 1555—2016中7.3.6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应符合5.5.1d)的要求。 

6.6.1.4  响应时间 

按DL/T 1555—2016中7.3.5.1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响应时间试验,结果应符合5.5.1e)的要求。 

6.6.1.5  最小检测限 

按JJF 1263—2010中5.2.6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最小检测限的试验,结果应符合5.5.1f)的要求。 

6.6.1.6  漂移 

按JJF 1263—2010中5.2.8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试验,结果应符合5.5.1g)和5.5.1h)的要求。 

6.6.2  氧气含量检测 

6.6.2.1  示值误差 

采用浓度约为满量程20%,40%,60%,80%的氧气标准气体,按DL/T 1555—2016中7.3.3.2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示值误差试验,结果应符合5.5.2b)的要求。 

6.6.2.2  报警误差 

按 DL/T 1555—2016 中 7.3.4.2 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报警误差试验,结果应符合 5.5.2c)的要求。 

6.6.2.3  重复性 

按DL/T 1555—2016中7.3.6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应符合5.5.2d)的要求。 

6.6.2.4  响应时间 

按DL/T 1555—2016中7.3.5.2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响应时间试验,结果应符合5.5.2e)的要求。 

6.6.2.5  漂移 

按JJG 365—2008中5.3.8规定的方法对装置进行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试验,结果应符合5.5.2f)和5.5.1g)的要求。 

6.6.3  温度传感器试验 

将装置温度传感器置于温湿度标准箱中,设置温度试验点为-5℃、10℃、25℃、40℃,按JJG 205—2005中7.3.2规定的方法进行温度示值误差试验,结果应符合5.5.3的要求。 

6.6.4  湿度传感器试验 

将装置湿度传感器置于温湿度标准箱中,设置湿度试验点为20%RH,40%RH、60%RH、80%RH,按JJG 205

—2005中7.3.2规定的方法进行湿度示值误差试验,结果应符合5.5.4的要求。 

6.7  环境适应性试验 

6.7.1  温度、湿度、振动、冲击试验 

装置的温度、湿度、振动、冲击试验按GB/T 6587—2012中5.9环境组别为Ⅱ组的规定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5.6的要求。 

6.7.2  包装运输试验 

装置的包装运输试验按GB/T 6587—2012中5.10流通条件等级2级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5.6的要求。 

6.8  电源适应性试验 

装置的电源适应性试验按GB/T 6587—2012中5.12规定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5.7的要求。 

6.9  电磁兼容性试验 

6.9.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装置按GB/T 17626.2—2006中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试验等级:3级;试验对象:装置外壳;试验结果应符合5.8a)的要求。 

6.9.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装置按GB/T 17626.3—2016中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试验等级:3级;试验对象:装置外壳;试验结果应符合5.8b)的要求。 

6.9.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装置按GB/T 17626.4—2008中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试验等级:3级;试验对象:装置的电源端口及数据端口;试验结果应符合5.8c)的要求。 

6.9.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装置按GB/T 17626.5—2008中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试验等级:3级;试验对象:装置的电源端口;试验结果应符合5.8d)的要求。 

6.9.5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装置按GB/T 17626.8—2006中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试验等级:4级;试验对象:装置外壳;试验结果应符合5.8e)的要求。 

6.9.6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 

装置按GB/T 17626.11—2008中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第3类;试验对象:装置的电源端口;试验结果应符合5.8f)的要求。 

6.10  长期稳定性试验 

接通电源,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装置连续运行28d,试验结束后按6.6.1和6.6.2规定方法进行示值误差和报警误差测试,试验结果应满足5.9的要求。 

7  检验规则 

7.1  总则 

装置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 

7.2  型式试验 

7.2.1  试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装置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鉴定投产前; 

b)  正式投产后,如产品设计、材料、工艺或结构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或正式投产满4 年;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d)  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 

7.2.2  抽样和合格判定规则 

装置型式试验的抽样和合格判定规则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a)  从出厂试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1 台为样品; 

b)  经过型式试验,全部试验项目合格,则判定该产品本次型式试验合格; 

c)  经过型式试验,有试验项目不合格的,则应加倍抽样,重新进行型式试验;如第二次抽样样品仍存在不合格,则判定本次型式试验不合格。 

7.3  出厂试验 

每台装置均应进行出厂试验。 

7.4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按表2规定进行。 

image.png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装置铭牌应有下列明显标志: 

a)  产品名称; 

b)  产品型号; 

c)  出厂编号; 

d)  出厂年月; 

e)  制造厂名; 

f)  产品生产标准号。 

8.2  包装 

8.2.1  产品包装按 GB/T 13384 执行。 

8.2.2  产品包装应符合 GB/T 191 的有关标志的规定,并标明“小心轻放”、“向上”、“防雨”等标志。 

8.3  运输 

8.3.1  产品应适用于陆运、空运、水(海)运,运输装卸按包装箱上的标志进行操作。 

8.3.2  产品在运输中应防雨、防潮、避免强烈地振动与撞击。 

8.4  贮存 

包装完好的装置应满足GB/T 25480条款的贮存运输要求,长期不用的装置应保留原包装,贮存在环境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库房内,室内无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不受灰尘以及雨、雪的侵蚀。 

9  供货成套性 

随同装置供货应有的附件: 

a)  产品检验合格证; 

b)  装箱单; 

c)  仪器使用说明书,符合 GB/T 9969 规定; 

d)  随机备件、附件; 

e)  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support/78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官渡区智慧消防:官渡区消防救援大队召开“智慧消防”建设工作研讨会

官渡区智慧消防:官渡区消防救援大队召开“智慧消防”建设工作研讨会

  为推进全区智慧消防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官渡区火灾智能防控体系建设,7月2日,官渡区消防救援大队召开“智慧消防”建设工作研讨会,智慧消防物联网云平台系统研发团队、大队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研发人员对当前消防物联网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就智慧消防项目所能实现的功能、运行维护、持续发展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大队相关人员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对智慧消防系统相关问题与研发人员开展了互动和讨论,提出了一系列专业化意见,并明确了下步工作方向,对“智慧消防”下一步工作形成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

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消防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脚本15篇

消防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脚本一、演练目的:为检验和完善 xx 管理有限公司应急预案,提升 应急处置能力,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 生产工作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加强我公 司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单位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有效进行扑 救,让公司人员熟悉单位内部消防设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提高处 置初起火灾的能力, 减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国家 《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的要求,特组织本次 演练。 二、组...

消防智慧指挥决策系统-满足消防要求-符合政策标准

消防智慧指挥决策系统-满足消防要求-符合政策标准

  智慧指挥在智慧消防中起到了大脑的作用。火灾救援中,“消防指挥中心是公安消防部队的综合办事、协调、指挥机构,是应急反应的龙头、指挥调度的中枢、决策的智囊、警情研判的中心、服务群众的窗口。所以,消防指挥中心的作用不言自明。  在大数据时代,面对越来越艰巨的消防任务,消防指挥中心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传统的消防指挥中心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消防救援的实际需要,新时代的智慧消防急切需要能够灵活、快速、正确处理灾情的智慧指挥中心。建设智慧消防指挥中心已成为现代消防智慧的必然选择。构建智慧中心有两个主要环节,即...

智慧消防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消防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概述近年来,火灾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家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了相关要求,落实了消防安全责任。同时,随着人民消防意识的提高,智慧消防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对防火减灾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每年的火灾报警总数仍高达数万起,重特大火灾也时有发生。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全年共接报火灾23.3万起,造成1335人死亡、83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36.12亿元。虽然火灾总量没有明显波动,总体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但火灾起数和伤亡人数仍是近...

智慧消火栓压力监测系统(智能消火栓监测系统)

智慧消火栓压力监测系统(智能消火栓监测系统)

概述智慧消火栓压力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消火栓压力在线监测和管理的智能系统。该系统通过水压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消火栓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消火栓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智慧消火栓压力监测系统解决了传统消火栓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了消火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行业痛点消火栓不受重视消火栓在日常管理中往往被忽视,容易遭受人为破坏,导致在事故发生时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消防救援行动。设备老化严重缺乏定期维护,...

智慧消防物联网监管平台-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平台

智慧消防物联网监管平台-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平台

  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驱动力量,物联网得到了迅猛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消防物联网平台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大力推进消防安全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全新结合,构建新型智慧消防物联网监管平台,进一步提高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社会预防和防御火灾的综合能力。智能消防物联网监控平台是以所有建筑物、职能单位、业主、消防设施有效连接为基础,加强对建筑物的综合保护与管理。9001cc金沙智慧消防物联网监管平台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监管系统,通过连接和集成各种消防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建筑物、场所和区域的消...

智慧用电一套系统多少钱(智慧用电系统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智慧用电一套系统多少钱(智慧用电系统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用电系统逐渐成为提升用电安全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这一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电气火灾,还能帮助用户实现精细化的能源管理。然而,关于“智慧用电一套系统多少钱”的问题,一直是众多潜在用户关心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影响智慧用电价格的主要因素,并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智慧用电系统简介智慧用电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新型用电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由智能电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模块、云端服务平台等多个部分组成,通过实时监控电气设备...

仁怀市智慧消防红头文件:《仁怀市“智慧消防”物联网建设工作方案》仁府办函〔2021〕91号

仁府办函〔2021〕91号仁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仁怀市“智慧消防”物联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信息分类仁府办函生效日期2021-07-15 14:30:00是否有效是文号发布日期2021-07-15 14:30:00发布机构仁怀市人民政府公开形式网站、文件、政府公报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公开范围面向社会公开程序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公开时限长期公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仁怀市“智慧消防”物联网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工作落实。2021年7月13日...

气体灭火系统平台智能化升级:智慧消防物联网在气体灭火系统上的应用

气体灭火系统平台智能化升级:智慧消防物联网在气体灭火系统上的应用

  自消防物联网手机APP上线以来备受界业的关注,很多人留言跟小编说:知道互联网,但物联网又是什么鬼?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物联网是通过光学识别、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互联...

智慧消防水压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消防水压监控系统)

智慧消防水压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消防水压监控系统)

方案概述智慧消防水压监测系统是一种创新的消防管理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消防栓等消防供水设施的实时监测与管理。该系统由无线多参数采集终端和综合监管平台两大核心部分构成,能够有效应对消防栓被盗水、漏水、被破坏或水压不足等问题。通过智能化的终端设备对水压状态进行在线监测,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并上传相关信息,使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设施完好,降低市政资源损失,防止可能引起的人员伤亡等次生灾害。此外,智慧消防水压监测系统还能替代传统的...

灭火器消防设施巡检管理系统(消防设备RFID条形码巡检系统)

灭火器消防设施巡检管理系统(消防设备RFID条形码巡检系统)

  基于RFID(条形码)电子身份证又称射频标签的故障报修巡检管理系统,是一套以互联网为纽带,融合点检、巡检、巡更、维保、备件出入库、用户发起“一键报修”等多项管理为一体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平台。用户只需扫描贴在区域或者设备上的二维码即可了解设备信息,报修、巡检一体化服务,让企业更加科学化,信息化。  功能简介:  1、设备点检:点检任务时间约束,点检过程可拍照记录、发现故障可一键报修,将点检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2、报表管理:多维度报表自动生成,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设备档案:设备...

智慧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智慧消防)

智慧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智慧消防)

政策环境《意见》提出消防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构建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实现“传统消防”向“现代消防”的转变。2017年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通知》首次对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实施作出全面、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创新监管方式,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全时段、可视化监测消防安全状况,实时化、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实现差异化精准监管。此外,医疗、文博、商超、学...

智慧消防AI监管平台及智慧消防变电站监管平台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

智慧消防AI监管平台及智慧消防变电站监管平台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

  智慧消防系统适用性和实用性极强,可以将传统消防系统和新型智慧消防系统完美融合,一体纳入智慧消防管理范畴,广泛应用于九小场所、高层建筑、仓储物流、文物古建、商业综合体、化工园区、学校、医院等场景;为用户提供隐患监测、自动预警、危险定位、可视化运维、数据分析、态势评估、安全防护、后台管理等系统应用。  指挥调度中心作为智慧消防系统的运营载体,满足各层级用户的使用需求,推动消防安全检测防控业务稳定进行。各类消防物联终端能够实时分析检测安全隐患、安全行为、各类消防资源状态等信息,将状态、预警、故障等...

智慧用电安全监控系统(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用电系统)

智慧用电安全监控系统(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用电系统)

概述智慧用电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用电缺乏终端保护的落后模式,实现了远程监控、异地遥控用电开关等功能,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服务的一体化集成,达到了自动预防和精准监控的目标。这一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用电设备的状态,还能够通过智能分析提前预警潜在的电气安全隐患,从而有效提升用电安全水平。系统架构智慧用电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智能终端产品:这些产品内置了先进的芯片,能够获取配电系统电气动态运行参数以及可能导致电气火灾的故障特征。智能终端通过网络传输将电压、电流、谐波、功率、剩余...

智慧消防实施方案(抚州市“智慧消防”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消防实施方案(抚州市“智慧消防”建设实施方案)

  抚州市“智慧消防”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物联江西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8〕29号)和《关于加快推进“智赣119”消防物联网建设应用的实施意见》(赣专字〔2019〕2号)文件精神,加速推进“智赣119”品牌工程在我市落地见效,构建信息化、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我市“智慧消防”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城市新发展带来的新风险,加快推进“智...

XML 地图